首頁 -> 招生簡章

同濟大學2023年招收澳門保送生簡章

日期:2023-01-06 07:05:10  來源:省教育考試院  關鍵詞:招生簡章


  同濟大學2023年招收澳門保送生簡章
  1.學校簡介
  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5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內地高校前列。
  同濟大學的前身是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在中德兩國政府和社會各界支持下創辦的同濟德文醫學堂。1923年定名為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同濟大學經過六次搬遷,先后輾轉滬、浙、贛、桂、滇等地,1940年遷至四川宜賓的李莊古鎮堅持辦學。1946年回遷上海以后,發展成為以理、工、醫、文、法五大學院著稱的綜合性大學。
  在始于1949年的全國院系調整中,同濟大學原有的文、法、醫、理、機械、電機、造船、測繪等優勢學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體搬遷內地。同時,全國10多所大學的土木建筑相關學科匯聚同濟,使之成為內地土木建筑領域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工科大學。1978年以后,學校實行“兩個轉變”——恢復對德交流由封閉辦學向對外開放辦學轉變,拓展學科范疇由土建為主的工科大學向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轉變。1996年,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業學院并入,列為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2000年,與上海鐵道大學合并,組建成新的同濟大學。2002年,列為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2004年,列為中管高校。2017年,列為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
  同濟大學始終把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作為崇高使命和責任,以本科教育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為強校之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努力使每一位學生經過大學階段的學習、熏陶以后,具有“通;A、學術素養、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全球視野、社會責任”綜合特質,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引領未來的社會棟梁與專業精英。
  學校學科設置涵蓋工學、理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文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1個門類,F有本科招生專業83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7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3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9個,博士后流動站30個。擁有4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0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個國家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其他國家級研究平臺以及97個省部級研究平臺。入選科技部“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獲批2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同濟天下,崇尚科學,創新引領,追求卓越”。今天的同濟大學正朝著“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建設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奮力前行!
  2.保送條件
  符合教育部、澳門教育部門關于澳門保送生條件,品德端正、身體健康,高中階段各學年成績優秀的應屆高中畢業生。
  3.錄取原則/考核方式
  凡符合保送條件的學生,必須按要求填寫有關保送生登記表,并提供本人高中學習成績證明(含年級排名)、獲獎證書及其它證明自己特長和優勢的相關材料?己朔绞綖楣P試,實際考核方式可能視疫情防控情況、國家教育部、澳門教育部門和我校當時安排作出相應調整。
  筆試合格者,根據筆試成績、學生志愿及招生計劃確定擬錄取名單,報聯合招生辦公室審核,審核通過后,我校將在2023年7月中旬正式寄送《錄取通知書》及《新生入學報到須知》等相關入學材料。
  4.招生專業
    學院
  招生專業名稱
  學制
  科類
  備注
  
  經濟與管理學院
  
  工程管理
  
  四
  
  文/理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物流管理
  
  市場營銷
  
  會計學
  
  行政管理
  
  國際經濟與貿易
  
  金融學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建筑學
  
  五
  
  文/理
  

  
  歷史建筑保護工程
  
  四
  
  城鄉規劃
  
  五
  
  風景園林
  
  四
  
  城市設計
  
  設計創意學院
  
  工業設計
  
  四
  
  文/理
  

  
  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
  
  四
  
  理
  
  地質工程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智能建造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工程
  
  四
  
  理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環境科學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交通工程
  
  四
  
  理
  

  
  交通運輸
  
  汽車學院
  
  車輛工程(汽車)
  
  五
  
  理
  
  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
  
  車輛工程
  
  四
  
  理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四
  
  理
  
  材料科學與工程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四
  
  理
  
  工業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能源與動力工程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
  
  測繪工程
  
  四
  
  理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四
  
  理
  

  
  信息安全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自動化
  
  通信工程
  
  人工智能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軟件學院
  
  軟件工程
  
  四
  
  理
  

  
  醫學院
  
  臨床醫學(本博貫通培養)
  
  五
  
  理
  

  
  臨床醫學(5+3一體化)
  
  臨床醫學
  
  口腔醫學院
  
  口腔醫學
  
  五
  
  理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生物技術
  
  四
  
  理
  

  
  生物信息學
  
  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
  
  海洋科學
  
  四
  
  理
  
  地球物理學
  
  海洋技術
  
  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
  
  工程力學
  
  四
  
  理
  
  飛行器制造工程
  
  數學科學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
  
  四
  
  理
  
  統計學
  
  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應用物理學
  
  四
  
  理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應用化學
  
  四
  
  理
  

  
  化學工程與工藝
  
  藝術與傳媒學院
  
  廣播電視學
  
  四
  
  文/理
  

  
  廣告學
  
  外國語學院
  
  德語
  
  四
  
  文/理
  

  
  英語
  
  日語
  
  人文學院
  
  哲學
  
  四
  
  文/理
  
  文化產業管理
  
  漢語言文學
  
  法學院
  
  法學
  
  四
  
  文/理
  
  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
  
  政治學與行政學
  
  四
  
  文/理
  

  
  中德工程學院
  
  機械電子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四
  
  理
  
中德合作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中外合作辦學)
  
  汽車服務工程(中外合作辦學)
  
   6.其他
  澳門保送生的學費和住宿費與內地學生相同,具體費用標準按照入學當年學校公示的標準執行。
  學校在澳門保送生招生過程中將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嚴格執行“方案公開、選拔公平、結果公示”的要求。招生工作接受學校招生工作監督小組的嚴格監督,同時接受社會監督。學校紀檢監察機構監督郵箱:jcc@#edu.cn。
  若教育部、澳門教育部門等政策有新規定,則按照新規定執行。
  7.聯系方式
  單位:同濟大學本科生院招生辦公室
  電話:+86-21-65982643
  傳真:+86-21-65981513
  郵箱:tjzsb@#edu.cn
  網址:http://bkzs.#edu.cn
  單位地址/郵政編碼: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瑞安樓101A室/200092
  附件:同濟大學特色集粹
  在QS2023全球大學排行榜中,同濟大學排名212,位列內地高校第9。中國大學生畢業薪酬排行榜中,同濟大學畢業生工作5年后的平均薪酬位列內地高校第2。
  學科優勢
  建筑學(QS2023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全球第13位)、設計與藝術(亞洲第1位、QS2023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全球第12位)、土木工程(ARWU2022年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全球第 1位)、交通運輸工程(ARWU2022年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全球第 6位)、環境科學與工程(ARWU2022年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全球第 27位)、機械工程(U.S.News2023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全球第 24位)、化學工程(U.S.News2023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全球第28位)、測繪工程、城鄉規劃、風景園林、管理科學與工程等。
  學在同濟
  專業可選擇、創新有平臺、成長有導師、就業競爭強、深造高比例,留學有質量,獎金有力度,助學有溫度,文體很豐富,安全有保障。
  國際交流
  學校積極拓展國際合作,在對德為主的合作基礎上,發展為以對歐洲合作為中心,拓展北美、輻射亞非的布局,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聯合國等12 個國際化合作平臺學院,與200多所海外高校簽訂合作協議,與眾多跨國企業共建多個研究中心。
  社會服務
  為“一帶一路”建設、橋梁與隧道、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水環境治理、抗震救災、洋山深水港、上海世博會、崇明生態島、海洋科考、探月工程、人工智能、新型冠狀病毒防治應急科研攻關等重大戰略需求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9�?0张津瑜哪里看@国产三级精品视频@人妻免费无码视频@一卡二卡三四国�?@免费人成视频在线看片